第203章 把冰削成薄片 (第1/4页)

加入书签

在豫北的农村,有个鲜为人知的职业,叫“说书匠”。很多人可能听过评书,但说书,嘿嘿,那可是个与众不同的玩意儿。说书可不是单纯地讲故事,它得说,还得唱,老百姓都亲切地叫它“坠子书”。

这说书啊,可不是闹着玩的。你得有个配乐师傅,专门拉三弦来给你调节气氛,这可是说书的标配。所以啊,说书匠通常都是成对出现,一个口才了得,说唱俱佳,另一个则是三弦高手,默契十足。

这样的表演,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相当流行,可惜现在逐渐式微了。不过在过去,谁家有个红白喜事,都喜欢请说书匠来热闹几天。这说书匠啊,都是靠这门手艺吃饭的,而且大多是夫妻档,男人说唱,女人拉弦,挣的钱都是自家人的,肥水不流外人田嘛。

那时候农村生活艰苦,所以大家都希望孩子们能学点手艺,除了剃头、木匠、瓦匠、石匠这些,说书也是挺受欢迎的选择。孟庄村就有个老说书匠,名叫孟朝贵,从清朝就开始干这行,一直干到了清朝灭亡。俗话说得好,艺多不压身,有手艺在手,啥时候都不愁没饭吃。

这孟朝贵啊,肚子里的段子和演义多得很,张嘴就来,是个真正的说书高手。靠着这门手艺,孟家过得相当滋润,十里八村都知道他们是富人。可惜啊,就是没能生个儿子,老两口四十多岁才生了个闺女,取名孟桂英。好在他们还有两个徒弟,大徒弟孟志超是本村的,小徒弟陈广元是外村的苦孩子,都是十来岁就进了孟家门,跟着师傅学艺。

那时候教徒弟可不像现在,有培训学校什么的。都是师傅口传心授,手把手地教。有人说了,既然是跟书有关,那总得识字吧?这你就错了,过去说书可不是看书,都是师傅说,徒弟记,得死记硬背,把那些故事、历史演义都刻在脑子里。这说书匠啊,真是个既考验口才又考验记忆力的职业,不是一般人能干的。

话说啊,学艺这事儿,讲究个“三三制”。啥意思呢?就是学三年,做三年,再陪师傅身边转三年。这规矩啊,不论你是木匠、剃头匠还是吹唢呐的,都得这么来。学满三年,实习三年,再自己表演三年,挣的钱全得孝敬师傅,这才能出师,自个儿闯荡江湖。

这期间啊,徒弟得住师傅家,跟师傅一家吃饭睡觉都在一块儿。所以啊,过去的师徒感情,那可不是盖的,一住就是十来年,感情能浅吗?多数师傅都把徒弟当自己孩子一样疼爱。

徒弟对师傅呢,也是毕恭毕敬的。就算出师了,每年的三节两寿,徒弟都得去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从封地开始,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开局送老婆,她是宰相千金 三国:羊奶肉包,我竟黄袍加身了 武侠遗憾大弥补 三国:星火燎原,平民崛起! 古邑侠踪 李隆基:逆子,你敢弑父? 鬼明 红楼生存录 三国:我,汉少帝令群臣以死效忠 双穿:开局继承一切 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!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综武:开局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从当嬴政师父开始 寒门霸图 枌榆草木长 武林风云崛起之路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