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 舌诊溯源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李介宾最终落荒而逃。

还是太年轻呀,不会把握住机会,要是再过个七年八年,嗯哼哼......

回到宿舍后,躺在熟悉的床铺上,他依然无法平静下来,整晚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。直到天际泛白,才迷迷糊糊地睡过去一会儿。

第二天,李介宾脸上肉眼可见的变差,顶着双黑眼圈上中医诊断课。

“舌诊是中医辨证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,望舌是望诊的一部分。

很多同学可能以后号脉是不行了,但是舌诊如果看的好,不比号脉差......”

中诊老师看着今天李介宾消停多了,心情愉悦。

“望舌也是一步步发展来的,到了清代算是发展完备,清代杨云峰在《临证验舌法》里说的话揭示了望舌的重要性。”

有点恍惚的李介宾想起了杨云峰书中的话。

危急疑难之症,往往症无可参,脉无可按,而唯以舌为凭;妇女幼稚之病,往往闻之无息,问之无声,而唯有舌可验......

由此可见,舌象作为作为重要的辨证指标,客观准确,简单易行,是中医临证中最可靠、最重要的依据之一。

“那么大家知道,最早的舌诊描述出现在哪里吗?李介宾同学,看你今天状态不太好呀,昨晚上是不是没休息好?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。”

同学们看着李介宾小白脸上的黑眼圈,偷偷捂嘴笑,按望色来说,黑主肾虚......

李介宾确实有点迷瞪,但是不影响他脑海里面的知识。

“《素问 刺热》中记载,肺热病者......舌上黄。所以舌苔黄主有热,是最早的记载。”

“而在《伤寒杂病论》里,张仲景第一次提到了舌胎(今称舌苔)的概念,《伤寒论》与《金匮要略》中关于舌诊的记载,共有三十条,除重复外,实有二十四条。其中以《伤寒论》的‘太阳病’篇,‘阳明病’篇的内容较多。”

李介宾说着,又补充了一句:“三阳病多提舌胎,而三阴病多提舌质。在张仲景看来,舌胎反应胃气,而舌质则是反应气血。

他在诊察三阳病及六腑疾病中,重点在于察舌苔的变化;而在三阴病及五脏病变中,则特别注意观察舌质的形态。

病在三阳、六腑都多属外邪所中,其病在表,正气未衰,故实证、热证居多,邪盛正实,邪正相争,每易抟聚而成苔;

病在三阴、五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娱乐:分手后,天后倒追我 重生回到高中爱上寥一涵 重生不谋爱,京圈大佬给我下跪了 风雨雁归来 综影视:小龙崽崽的时空之旅 叹卿意 谁懂啊,我在年代文里到处出差 快穿: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发疯 小作精的老公马甲太多心好累 穿越古代,特工王妃一顺百顺 重生嫁厂长,养三胎,娇妻美又辣 穿越清朝救华妃 深宫宠桃花无瑕 公主的掌中夫 特种兵带着空间穿越后称霸全京城 青山医 七零军婚:高冷军官的心上娇 拒绝践踏天之骄子 清冷师父眼一瓢,徒弟秒变乖宝宝 我看夫人多妩媚